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减少A
g(17)的降解和增加A
g(17)的主要前体物质A
gⅠ的水平,而A
g(17)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的作用。ACE抑制剂已广泛用于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显示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2008年公布的“HYVET”研究旨在评价降压治疗对≥80岁的高龄高血压人群卒中风险及死亡率的影响,共入选3845例高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CE抑制剂治疗组、利尿剂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主要终点是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平均随访期为21年。结果发现,ACE抑制剂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卒中死亡率,同时显著减少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终点复合事件6。同年公布的“ADVANCE”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事件为终点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价强化降压治疗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的益处。该研究共入选11140例(中国患者32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组患者接受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的联合治疗、另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随访43年。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强化降压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以及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7。2012年发表在《Europea
HeartJour
al(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20项有关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型临床研究,其中超过23的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患者,分为RAS抑制剂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ACE抑制剂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下降108。
2ARB
ARB也已确立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一线用药地位,其降压机制包括:①阻断由ACE途径或非ACE途径产生的A
gⅡ与其AT1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由此产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被认为较ACE抑制剂的作用更直接和更安全;②由于失去负反馈机制,导致血浆A
gⅡ水平增加并增强A
gⅡ与其另一受体AT2的结合,从而产生促血管扩张和抗血管增生的作用。ARB对高血压患者还有肾脏保护、逆转左心室肥厚和改善血管重构等作用。
目前应用的ARB为AT1受体拮抗剂,俗称沙坦类药物,可根据化学结构分为联苯四氮唑类(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和坎地沙坦)和非联苯四氮唑类(依普沙坦和替米沙坦)两类。奥美沙坦是上市的第7个ARB,具有很强、甚至超过其他ARB的降压作用。奥美沙坦还能改善内皮依赖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减少血管炎症9。“VOIS”研究主要观察了奥美沙坦对非糖尿病的1级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的影响,患者分别接受奥美沙坦或阿替洛尔治疗12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