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7、毒品是指能使人成瘾癖、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具有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有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之分。传统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白粉)、吗啡、大麻、可卡因等,合成毒品又称新型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杜冷丁、K粉、麻古等。
8、毒品具有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的特征。
9、《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10、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11、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许可和查验制度。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许可制度。禁止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储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12、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13、我国《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4、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f15、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16、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17、怀孕或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