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未发现煤与瓦斯区域突出的迹象,因此不可能发生煤与瓦斯区域突出的危险。45矿井瓦斯类型划分根据2014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矿井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本矿井瓦斯含量为65m3t以下,矿井瓦斯类型为简单类型。
5
水文地质
51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511区内各含(隔)水层及断层的富水性情况(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一段上亚段(T1f12)裂隙弱含水层及隔水层:平均厚5545m,为紫色、灰紫色薄层状砂质泥岩为主,上部及底部为紫红色夹粉砂岩、细砂岩。属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层,局部地段因构造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一段下亚段(T1f1-1)裂隙含隔水岩层:平均厚3512m,上部为灰色、灰绿色薄层状粉砂岩。下部为灰色、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该亚段岩层富水性极弱,可视为
10
f相对隔水层。(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二段P2x2裂隙含隔水岩层:平均厚8404m,灰色、深灰色块状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碳质泥岩及5层薄煤层。属基岩裂隙含水层。(4)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一段P2x1裂隙含隔水岩层:厚4860m灰色块状灰质泥岩,下部夹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下部砂岩厚246m~1264m,平均厚652m。上部块状灰质泥岩为隔水层,下部砂岩为含水层。(5)断层导水性矿区内发育3条较大断层:F1、F2、F3。断层具一定导水性,但导水性弱小断层、小褶皱对巷道渗水影响较大。所揭露的巷道,顶板滴水主要位于裂隙带附近,而其余巷道顶板干燥或偶滴水。512含水层性质及单位涌水量类别
本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本项属简单类别。52充水因素分析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52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水首先渗入补给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和基岩风化壳中的潜水。然后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渗,补给基岩承压水。其主要补给通道是断裂或褶皱构造作用所产生的裂隙、煤层及断层露头等。矿井地下水的排泄,浅部主要在沟谷处以泉水形式排泄。大气降水的补给量大都沿沟谷排泄,极少部分断裂裂隙带向生产煤硐中排泄,通常径流路程长。深部岩层中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沿断裂、裂隙带直接向矿井排泄。
11
f522
矿井及周边煤矿、老窑采空区分布状况
1、本矿采空区情况本矿老采空区多为上山部分,已全部实施封闭,巷道采用水泥砌封,油漆标注封闭时间及巷道长度,下部留有放水孔,水流从放水孔流出,沿巷道自流排至水仓或地面,下山采空区积水已通过水泵抽排至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