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展阶段。衡量银行卡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两类,前者主要是指发卡量和交易量,后者主要是看持卡消费比例、持卡人用卡频率、商户普及率等指标。相对量指标在决定市场成熟度方面的作用比绝对量指标更重要。到20年,我国信用卡发行量已达2000万张,其中个人持卡量约为1200万张但从相对量指标来看,1200万张信用卡还不够我国人口总数的1%,发卡深度明显偏低。就持卡消费比例来看,20年底,我国信用卡透支余额不足150亿元,在总额为22000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仅占约O.7%,而在美国市场中这一比例通常在8%左右。就信用卡使用率来看,据业内统计,在目前国内发行的2000万张的信用卡中,活卡率不会超过30%,按此激活率测算,有上千万张信用卡处于“睡眠”状态,造成银行资源的巨大浪费。就信用卡用卡频率来看,我国仅为美国的1/15、韩国的1/5左右。
f信用卡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化发展是信用卡业务降低成本、分散和化解风险,保持必要的利润生成能力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手段,到20年,信用卡发卡量已增至2000万张。在竞争激烈、消费者透支消费理念滞后的情况下,价格渗透策略成为我国信用卡营销的最基本手段,开卡有礼、减免年费、现金回馈、消费积分、免息分期购物、优惠抽奖等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此外,外资银行也加大了对信用卡业务的渗透步伐。
4.需求环境。从需求角度来看,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意愿和持卡人使用银行卡的意愿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售卡人和持有人形成一定规模,且信用卡持有者愿意刷卡,信用卡成为通用消费工具才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就消费习惯而言,我国消费者有两个习惯一时还难以改变,一是传统的现金支付的消费习惯现金使用的便捷性和信用卡受理环境的薄弱,使得刷卡消费的优越性难以体现;另一个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量人为出”型审慎消费习惯。居民偏好现金支付的消费习惯体现为,20年国内银行卡持卡消费金额为60亿元,仅占交易总额的2%,而瑞典、法国、美国、韩国这一指标分别为63%、55%、27%和35%。而信用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更低。居民审慎性消费习惯表现为,受中华民族传统节俭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节制、内控和适量型的消费,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借债消费、超前消费的观念。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教育体制与住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
f的支出比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