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峰峰矿区教师进修学校索小双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必须开设的国家课程,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年,课改区中考实行了改革,许多课改区学生暴露出的一大问题是,实践能力明显不足。一些学生满腹理论,会做题,但动手能力特差,参加社会实践笑话百出。这类学生多半学习后劲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初中时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后却跟不上。提高了动手能力,学生才有学习后劲,才可持续发展。对学校而言,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自由,让学生真正参与;对家长而言,要鼓励孩子动手锻炼;而学生,则要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要在学习、动手能力上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通过活动,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一门课程。一、关于教材使用我省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是为了全面落实全新的课程理念,并结合我省的实际而编写的一套省级教材。从2005年秋季开始,这套教材已经在我省中小学校陆续投入使用。但从我区订阅情况来看不太乐观。据我所知除了几所城市小学有教材外,其他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教材好多单位都是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以及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二、关于教师设置
1
f随着课改的到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随之进入城镇各学校。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该课程从设置到实施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即谁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谁来研究落实这门课程。有时候我去学校听课也留心观察和咨询过,我区大部分学校在安排这门课执教教师问题上,很大程度上都是主科教师兼任,因而造成专业教师队伍人员稀少、对口教科研能力偏低等现状。三、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题的确定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有教材的学校。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为一线教师组织教学带去了便利,每册教材中安排了十个单元主题活动,任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一学期从其中选择几个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开放性。每一单元的活动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完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时间等主客观条件确定。也就是说你一学期能够实实在在的上好其中的两三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