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识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的存在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图2.出示装有一条小鱼的大烧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1从侧面和上面观察鱼,对比鱼的大小的不同。结论:从侧面看,鱼更大(原因以后再讲)。2让学生用铅笔模仿猫去“刺”鱼。
f结论:鱼看起来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浅,是虚像(可讨论问题:“眼见”一定“为实”吗)。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3.讨论交流: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1讨论导引导引1:人透过空气看树木,是树木反射的光从树木沿直线进入人眼。导引2:人通过水面看岸边树木,光从树木到水面发生反射,进入人眼。但人还是习惯地以为光是从水中树木的倒影处沿直线进入人眼的。即:我们总是依照光射来的直线方向去判断光源的位置。2在教科书图中,眼看鱼,光从鱼处出发,进入人眼,即光从水到空气中发生折射(与实验探究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的情况相反。3出示小黑板:对比
(4)应用:用光路的可逆性解释教科书中图444的现象。
在岸上A看水中物B,好象在B′,变浅了;在水中B看岸上物A,好象在A′处,变高了。
f2光的全反射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2)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通过课件和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
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2、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
教具
1半圆形玻璃砖、光源;2.弯曲的试管一支、烧杯、水、铁架台
四、教学方法:结合学科“四结合”探究性教学方法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光的全反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界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听有人说胃痛,得了胃炎,胃发炎的程度如何,医生常叫病人去做胃镜,那么胃镜是
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看一段录相:有关胃镜的录相;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
的物理现象光能够在弯曲的管子中传播,将胃内的影像反映在可视屏上,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为什么,
学了今天的内容,就可以解决了。
(二)新课教学
前面,我们明确了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