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
课题组1课题负责人:周程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课题组成员:傅世侠王骏
那日苏张增一张晓芳高广宇黄小茹樊阳程李薛欣城
报告摘要
本课题有两部分内容:(1)国内外科学素质研究述评本课题分专题研究了各国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国家学者对科学素质内涵和结构的理解,概括总结了著名学者对科学素质的研究,进而重点梳理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即基础科学教育、米勒体系、塞加尔的大众基础科学,分析了其受众、目的、理念的异同,及它们对各自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和内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辨识出科学素质内涵和结构研究的两种进路:素质进路和科学进路,以此为分析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素质的内容和程度的各种不同理解,总结出四种代表性的科学素质的内涵及其结构。(2)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与结构
f借鉴国外公民素质建设和我国科普工作理念和内容,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特点、难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内涵及结构。
课题组2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刘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
蒋劲松高建中潜伟
吴安春鲍鸥
报告摘要
本课题在对国际国内关于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和结构的广泛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国情的分析,提出了与实现本世纪中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和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及应用它们来处理生存与发展问题、生活与工作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该定义规定了科学素质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四科”。还指出科学素质是包括应用作为整体的科学(知识、方法、思想和精神)解决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生存与发展问题、解决生活与工作问题,以及解决参与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并强调了科学素质的“解决问题”导向。2确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内涵的五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