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胡服骑射
摘要:战国时期,各国出于巩固统治和诸国争霸的需要,掀起了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改革的高潮,赵国在这一时期的“胡服骑射”就是着手于军事领域改革的重要代表。
关键词: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服饰改革汉胡民族关系
一、胡服骑射的背景
赵国始于三家分晋,国土面积不大,且太行山脉纵横南北,赵国处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农业发展比较落后,以生产工具为证,长平之战之前赵豹在劝说赵王放弃上党地区时道“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列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1可以看出牛耕水渠是只有农业发达地区才得到推行的,而赵显然是没有的。国力衰弱以及赵国独特的战略位置(“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2)使赵国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赵国在简襄两王的努力下,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只是勉为其难的自保罢了。公元前325年(即武灵王元年)赵肃侯之子赵雍即位,《史记》中有关于其对外战争的详细记载“九年,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3,由此可见赵国当时的国力,事实上,赵还时时受到北方“三胡”以及中山等国的侵犯。赵王目睹商鞅吴起李悝邹忌的变法使秦楚魏齐走向强大,深深地认识到,赵国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只有被各国鲸吞蚕食掉的结果。
二、胡服骑射的进程
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赵雍带领少量精锐骑兵“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4,其间与诸国有过小型战斗,无一败绩,为自己树立了威信。结束了前期的舆论宣传工作之后,武灵王道:“吾欲胡服”,在得到谋士楼缓和重臣肥义支持后正式下令“胡服”。此次变革由于涉及到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蛮夷与中原文化的冲突,比其他改革受到了更加猛烈的反对。在当时人的心中“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5,这是华夏之人的自信,而且赵国文化继承了较多的姬周因素,十分注重传统的礼义道德,习蛮夷之胡服,是原始野蛮的,更是一种莫大的羞辱。这时候赵雍展示
f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魄力和演说家的说服力。首先,他明白任何一次改革都会面对极大的阻力,只有统治者的坚持才能使改革推进,所以在王公重臣的竭力反对时他始终没有退让。其次,他对反对者软硬兼施。对于赵国宗室贵族代表叔父公子成和赵文、赵造等,赵雍一一说服,大大减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