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和约束机制与制度的建立,在评先、评优、职称聘用、干部任用、奖金分配、大宗物资采买、重大项目建设、招生、收费等原则性问题上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尊重教职工的意见,关心教职工的健康,解决教职工的困难,尽最大努力提高教职工的待遇。由于学校处处为教职工着想,形成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培养了爱岗敬业、勤奋进取、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教师集体,才有南安四中今天的辉煌。三、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f教学工作常规管理的关键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而细节则决定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学校从细节抓起,以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带动教学规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重申了有关备课、作业布置、课堂纪律、教学进度的规定,每学期分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记录进行检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力争对教师的评价客观、公正。其次,扎实开展听课、备课活动,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经常性地进行集体备课、听课、集中反思、研讨,真正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第三,坚持期中、期末质量分析会,由教务处分年级对各个学科和各个班级的成绩进行分析、反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并将各学科的平均分、a等人数、优秀率制成表格并进行排名,分发给每一位教职工,让每一位教职工不仅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而且也了解别人的教学水平。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成绩作为今后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检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更加认真、细心,而且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了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和作业,增强工作责任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四、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教师的教研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学年学校加大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1节,教研组长2节,开学初教研处就明确了每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题,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各教研组依靠集体的力量推出了一批教学教研成果。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已成风气,全校教师人均每学期听课超过了18节。学校还要求各备课组经常性地自行命题、出考卷,保证试题的质量,又提高教
f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进行骨干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