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务分析的评价基准一)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含义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就是在一定的评价目标下,人为设定的划分评价对象优劣的财务标准。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并不是唯一的,采用不同基准会使得同一分析对象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二)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种类1经验基准。是依据大量的长期日常观察和实践形成合的基准,该基准的形成一般没有理论支撑,只是简单的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但是对于经验标准应当有两点注意:(1)任何经验标准都是在某一行业内适用。(2)任何经验标准都是在某一段时间段内成立,因为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和技术改革,经验标准也会随之改变。2行业基准。是行业内所有企业某个相同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较优水平。行业基准的使用需要注意:(1)尽管行业内的企业可比性较强,但是很难找到两个经营业务完全一致的企业。(2)即使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业务相同,也可能存在会计处理方法上的不同,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是否调整不同企业间的会计政策差异。3历史基准。是指本企业在过去某段时期内的实际值,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历史平均值,也可以选择最佳值作为基准。需要注意:(1)即使企业的比较结果是超越历史,也不能说明企业已经处在一个经营优良的状况,在企业进步的同时,可能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反而降低了本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2)当企业发生后经营
f业务上的重组和变更时,历史基准的可比性就会严重下降,原有的财务数据已经不能为今所用。(3)对于新成立的企业,没有历史基准可用。4目标基准。是财务分析人员综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和现实经济状况提出的理想标准。在财务分析实践中,一般使用财务预算作为目标基准。(1)企业预算作为内部信息不对外公布,因此外部财务分析人员无法取得和使用。(2)企业预算带有一定的主观人为因素,且很难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动而调整,其客观性和可靠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目标基准一般是企业内部分析人员用于评价考核。第二节财务信息一、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体一)财务信息供给主体财务信息供给方是“生产”或提供财务信息的一方,一般为报送财务报告的会计主体。供给方式是向信息需求者披露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最终产品主要以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为主,生产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1财务信息披露格式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