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归去来兮辞并序
【微试题】
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f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农人告余以春及。.遂见用于小邑。.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3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f(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