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陡峭,曲线较短。这表明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受压时的延性比强度等级高的要好。图11-9所示为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加荷速度影响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应变速度越大,下降段越陡,反之,下降段要平缓些。
13
f图118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119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二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是混凝土力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和建立混凝土结构强度、裂缝和变形计算理论,进行结构全过程分析的必要依据。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试图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也给出了一些的经验公式。下面仅介绍二种国内外采用最广泛的模式。1美国EHog
estad建议的模型该模型的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图1110
14
f2当co时上升段:co2ccooo当occu时下降段:co1015ccuo
015
o
1114
1115
c
c
A
0
A
0
B
B
o
o0002
cu
c
o
0
0002
cu00035
c
图1110Hog
estad建议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图1111Rüsch建议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2德国Rüsch建议的模型该模型的上升段与Hog
estad建议的模型相同,但下降段采用水平线图1110。当co时上升段:
co2
c
coo
2

1116
当occu时水平段:co式中ζo峰值应力,取o085fc,fc为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
1117
εo对应于峰值应力的应变,取εo0002;εcu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Hog
estad取εcu00038,Rüsch取εcu00035。Rüsch建议的模型因其形式简单,已被欧洲国际混凝土协会和国际预应力协会(CEB-
FIP)所采用。我国采用较多的也是Rüsch建议的模型,对中、低强度混凝土习惯于取o0002,ε
cu
00033,并将峰值应力ζo085fc按我国混凝土强度标准进行换算,大致相当
于ofc,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近年来开展的高强度混凝土研究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将逐渐变化,其上升段近似线性关系,对应峰值应力的应变稍有提高,下降段变陡,极限应变有所减少。为了综合反映低、中强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