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物联网安全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陈德庆来源:《软件导刊》2015年第11期
摘要摘要:根据物联网体系结构特点,探讨物联网安全威胁;根据物联网安全架构,分析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特征及其关键技术,以建立和健全物联网安全体系,保障物联网信息安全,促进物联网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安全;安全架构;关键技术
DOIDOI:1011907rjdk1511218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110160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德庆(1964),男,上海人,硕士,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企业管理。
0引言
为满足物联网体系中设备间以及人与设备的实时连接和智能化管理与控制,需要融合无线网络及运用大量传感器、智能处理终端等相关设备。但大部分传感器和相关终端设备在物联网系统中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同时物联网体系中终端设备传输节点庞大、感知节点组群化、低移动性1,这就使得物联网面临着复杂的安全威胁。通常情况下,物联网的信息采集、传输、感知节点结构简单,无法支持复杂的安全功能,种类繁多的感知网络和节点、多样的通信技术以及不完善的标准规范,都给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融合、决策等带来挑战。因此,为确保物联网安全,需为物联网体系提供全方位和整体化的安全防御策略,为物联网安全提供更加坚实和高效的技术保障2。
目前,物联网受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主要有物理俘获、传输威胁、阻塞干扰、碰撞攻击、信息篡改等。针对物联网安全威胁和攻击的特点,文献4、5提出了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Weber6针对物联网感知节点易遭受攻击而无法利用加解密算法保证自身安全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以物联网容忍攻击为切入点来应对物联网数据认证、访问控制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Leusse7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思想的安全架构及有自组织能力的物联网安全模型,该模型包含ServiceOrie
tedArchitecture(SOA)SecurityA
alysis、SOASecurityAuto
omics、Ide
tityBrokerage等模块。Ke
Traub等8以RFID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基于信息服务系统、物联网安全管理及安全构架等构建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方案,为物联网安全架构服务系统的设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构建、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武传坤9通过对物联网各层进行安全需求分析,搭建了物联网安全架构体系。物联网中多样化的感知信息、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以及种类繁多的应用需求等都对物联网安全体系带来挑战。
针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