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我认为这与批评的的方式密切相关。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呢?建设性的批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让教育去发掘每一个儿童的特点,适应他们的能力水平,并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什么是建设性的批评方式呢?即批评学生时,着眼点放在改正上,而不是放在错误上。要向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和学生商量改正的具体方法,并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近年来,我采取这种建设性的批评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采用建设批评方式,首先应分析差生心理,疏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我认为,差生虽然表现差,但他们人生路上才刚刚起步,他们内心深处也隐藏着自尊心、上进心,他们常常希望改正错误,重塑自我形象,体验被人尊敬的欢乐。但由于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如拖交作业、闹事等),所以有时想改,又没有毅力,容易反复。他们最需要教师在他们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批评、鼓励。针对这种情况,我给每个差生准备了一张自我竞赛的表格。表格上分品行、纪律、作业、成绩等项目,每天下午放学前,由组长填写“优、良。一般、差”每星期由老师小结一次。并跟上星期的得分进行比较。如果进步了,就标一面小红旗,得五面红旗者,在班会上奖红花。
班中有个女生很懒,常常不做作业。鉴于这种情况,我首先找她交谈。向她讲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她表示愿意改正错误,我对她说改变坏习惯要靠毅力,同时也允许她慢慢地改正。我发给她那张“自我竞赛表”,并将做作业这一栏分成几部分:按时完成、拖交、不交。第一个星期,拖交作业三次,我及时找她谈心,对她说:“老师知道改正错误的过程是艰苦的,主要靠自我约束力。当你“懒”病发作时,你一定要自己对自己说‘过去那个懒的已经不存在了,我是一个爱学
f习,有毅力的孩子,一定要咬紧牙关,战胜自我!’使劲点头表示赞同。到第三个星期小结时,拖交作业的现象只有一次了,我在她的表格上标上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她十分高兴。
就这样,体验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因而逐步确定起了成功感和信心。慢慢地,进步了,再也不差作业了,成绩上升到中等水平。
是的,建设性的批评方式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它能使学生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在心理上形成起成功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差生得以转变,鼓起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勇气,大大减少学业失败的可能性。
f教师的形象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