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第一套PAM生产装置,生产PAM水溶胶产品,用于矿产品处理和石油钻采工业。随后又开发了辐射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水溶液聚合法生产PAM干粉。由于在油气田开采和三次采油中的大量应用,以及在污水处理和造纸等方面的用量增加,我国PAM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自1994年自主开发的生物酶法制丙烯酰胺工业化获得成功及随后的25万吨年丙烯酰胺示范性工业生产装置的建成,以及1995年法国NSF公司5万吨年PAM生产装置后,我国PAM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近10年来我国PAM发展迅速,现成为世界生产大国,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生产规模已达国际水平。现有生产厂200多个,生产能力(含AM)约为23万吨年。我国的销售量约占全球的13。产品主要包括HPAM、CPAM、NAM等,以HPAM为主。产品剂型有干粉、水溶胶、油乳液和水乳液等,以干粉为主。生物酶法制丙烯酰胺、梳型聚丙烯酰胺和超高分子量PAM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在总体上,我国的PAM产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大的差距,主要反映在(1)产品系列:国外阳离子产品约占总产量的一半,且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阳离子产品仅占10。国外的阳离子产品的品种、类型十分齐全,大品种的分子量都超过1900万,干粉占53,乳液占35,水溶液仅占2。而
4
f我国的阳离子产品分子量较低,一般在500800万之间,产品剂型以水溶液为主,制约了我国水处理和造纸工业的发展。在品种系列化上,国外已形成齐全的多品种系列产品,达到2000多个品种。仅法国NSF公司一家的常规产品就超过1000种,可以适应各行业不同工艺条件和不同物料性质的要求,而用于数十个行业。在我国尚缺少系列化产品,因而应用单一,这在造纸和不同水质的处理种尤为突出。(2)生产规模和技术:我国随有近10家上万吨级的生产厂,产量占到90。但这些规模大的生产厂主要以满足石油开采所需的通用化学助剂为主,其产品单一,主要十阴离子型粉剂,尚无上规模的乳液型和阳离子型产品。其他上百家的生产厂生产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产品也比较单一只能满足污水处理等一般用途的要求,没有能力去补充通用品种。
22应用领域
PAM最有价值的性能是分子量很高,水溶性强,可以制作出亲水而水不溶性的凝胶,可以引进各种离子基团并调节分子量以得到特定的性能,对许多固体表面和溶解物质有良好的粘附力。由于这些性能,使得PAM被广泛应用于增稠、絮凝、稳定胶体、减阻、粘结,成膜、阻垢、凝胶及生物医学材料等许多方面。(1)石油开采:
A驱油剂:调节注入水的流变性,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