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方蔬菜供应淡季。而海盐包心菜凭借南方气候的优势,起到了补淡的作用。但现在全国都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北方的大棚越冬蔬菜也多了。包心菜每公斤收购价最低降到008元左右,种菜连本都不够。在山东“南菜园”之称的苍山县,近几年菜价却持续走低。去年国庆节期间,莴苣大量上市,才卖到一角左右一公斤。拉到广州,仅卖1公斤040元,而一车菜的运费就是6000到7000元。寿光市一名闯荡蔬菜市场的“老江湖”说:“蔬菜贩运的黄金时光已成为过去。我从1992年起搞蔬菜长途贩运,养着2台东风汽车,往北京、乌鲁木齐、牡丹江贩菜。那时,每公斤蔬菜的差价至少在1元钱,一年两台车净赚20万元,从来没有赔过。可到了1998年,这利润就开始变薄,有赔有赚成为常事,因此到年底我就把两台车全卖了。”那么,我国近几年种植蔬菜效益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f一、蔬菜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生产明显供过于求。1980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为4700万亩,总产量8300万吨。而到了2001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48亿亩,总产量增至46亿吨。产量是1980年的55倍。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导致市场价格全面走低。尽管蔬菜价格逐年下降,但与粮棉油等农产品相比,仍然具有比较效益,而且蔬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这是不少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纷纷往蔬菜这条道上挤的直接动因。可是,如果蔬菜生产规模继续不加节制地膨胀,出现区域性、季节性的卖难将是难免。二、不重视国际标准,产业化水平低。发达国家的蔬菜价格一般比我国高出5倍到10倍,出口优势很大,利润空间可观。以去年为例,出口蔬菜的价值是064美圆公斤,而在国内价值却只有不到01美圆公斤。虽然都知道蔬菜出口可以是身价倍增,但据统计,去年我国蔬菜总产量405亿吨,而出口蔬菜只有314万吨,还不到总产量的1!众所周知,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是具有价格优势的,出口前景应该十分乐观,但是由于我国蔬菜生产的规模相对较小,粗放的生产管理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决定了我国的蔬菜生产不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导致我国蔬菜出口的减少。根据2001年底国家农业部组织有关检测机构对11个省会城市的6种水果、30种蔬菜、451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查显示,残留检出率为322%,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57%。此外,我国蔬菜的外观,如大小、形状、色泽、整齐度等和内在品质如糖度、矿物质、维生素、风味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也与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