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申论高分必背的名言警句!
一些小伙伴在申论写文章时喜欢引用名言警句。引用名言警句既能增加申论文章的生动性、思想性,也能起到一定的论证效果。
今天图图老湿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法等角度对古代思想家的经典名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快来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吧!
老子篇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一、世界观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意思是:天与地、大自然是没有善与恶的,也没有仁慈与不仁慈。这与儒家圣人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意思相近。
大自然到底有没有善恶之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少在老子和王阳明那里,大自然是没有善恶的。
那么,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到“天、地、人”的概念,既然大自然没有善与恶之分,人有没有善恶之分呢
f关于人性的善与恶,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有善有恶”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王阳明主张“扬善去恶”。
其实,人有善恶,且需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人性的善与恶。
所谓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性的善恶,是指分析一个人的善恶,既要看其本人,也要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如,社会道德水准与普遍道德要求、社会科技和认知水平等既要看其善的一面,如果有恶的一面,也要看其恶的一面。
所谓用发展的观点看人性的善恶,是指人的善与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判断人的善与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克服偏见。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这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
古人的倡导与智慧再次证明当前政策的正确性,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五大理念”。
二、人生观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f意思是:能正确认识他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白人。也就是说,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要正确看待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老子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知止可以不殆。
意思是:对于名利不要过度追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