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时,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到影响,引起巨
幼红细胞性贫血。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缺乏可使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转化出现障
碍,引起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胎儿神经管畸形叶酸缺乏可引起神经管未能闭合而导致以脊柱裂和无
脑畸形为主的神经管畸形。此外,叶酸缺乏还可表现为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失眠、胃肠功能紊乱和
舌炎等;儿童可见有生长发育不良;孕妇可使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叶酸的摄入量通常以膳食叶酸当量DFE表示。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推荐摄
入量RNI为成年人400μgDFE/d,孕妇每天600μgDFE/d
叶酸广泛存在动植物性食物中,其良好来源为肝、肾、绿叶蔬菜、土豆、豆类和麦胚等。
f十一、维生素C(一)理化性质又名抗坏血酸,为一含6碳的α酮基内酯的弱酸,有酸味。为一种还原剂。
其水溶液不稳定,在有氧或碱性环境中极易氧化。其氧化过程为,还原型维生素C先被氧化为氧化型维生素C,若进一步氧化为二酮古洛糖酸时,便失去维生素C活性了。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促进上述反应过程。
(二)吸收、转运与代谢维生素C在小肠被吸收。血浆中维生素C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许多组织细胞中去,并在其中形成高浓度积累。维生素C从尿中排除除了以还原型形式之外还有多种代谢产物,包括二酮古洛糖酸等。(三)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作为一种电子共体,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作用,提高体内SH水平,促进铁的吸收,使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及解毒等。2参与羟化反应通过羟化反应可发挥以下功能。(1)维持胶原蛋白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使赖氨酸和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后两者是胶原蛋白的重要成分。(2)参与胆固醇的羟化使胆固醇转变为胆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此外,还参与神经递质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3研究认为有抗肿瘤及预防感冒的作用。(四)缺乏与过量典型缺乏症为坏血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症状。毒性很低。一次口服过大时可能出现腹泻症状,长期摄入过高而饮水较少的话,有增加尿路结石的危险。(五)供给量和食物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人为10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日。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中。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