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本单位信贷信息的用户。2.4.3查询用户: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的各类用户。2.4.3.1业务查询用户: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为自身业务需要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的用户。2.4.3.2窗口查询用户: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为信息主体、法律规定有权查询的国家机关提供查询服务的用户。2.4.3.3金融监管查询用户:金融监管部门为防范金融风险查询信息主体信用信息的用户。2.4.4异议处理用户:征信中心、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处理信息主体提出的异议的用户。2.5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征信中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的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3管理原则3.1权限控制原则
各类用户的权限应与其职责相适应,机构应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明确规定各类用户的权限和岗位职责,为用户分配权限时,应遵循权限最小化原则。用户岗位调整时,及时调整
f用户权限。3.2监督制约原则
通过对各类用户权限的合理分配,建立不同用户之间权力制衡机制,形成各类用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3.3责任落实原则
用户机构应确保对报送、查询信息、处理异议的人员的业务操作行为做到可追溯,责任可落实,用户操作痕迹均保存在日志中,各类用户及其操作行为均不能删除:用户机构的业务操作行为应与其具体用户相对应,操作记录不因用户离职离岗等原因删除:用户机构发现本机构各类用户有违规行为,应及时予以处理。3.4信息安全保护原则
各类用户应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查询信息主体的信息,对知悉的信息主体信息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使用。不得泄露、违规使用,不得违法向第三方提供。
各类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系统密码,依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功能设置定期更改;因密码保管不善、密码更改不及时而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泄露密码的用户及其所在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4制度建设
用户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技术水平以及组织架构等情况,制定与本机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应当涵盖用户及其权限管理、数据加工、信息报送、信息查询及使用、异议处理、信息安全等各项工作。5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用户管理5.1超级管理员用户5.1.1用户职责
负责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管理。5.1.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