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研究
【关键词】医疗事故纠纷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内容摘要】在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往往相似的医疗纠纷在案件审理时产生了迥异的结果,究其根源在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法律体系内部严重的法规冲突,该问题对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产生了不良影响。由于目前我国所涉及到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两个主要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造成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适用法律的混乱。为了消除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笔者从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通过探讨医疗纠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医疗事故的鉴定和赔偿等问题,提出法律适用的相关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与我国现存医疗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凸显,从而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冲突呈现上升趋势。怎样正确适用法律解决医疗纠纷,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处理问题,对于切实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我们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基本问题谈起。
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基本问题(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概念所谓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是指患者及其亲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或者差错,并因此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事实,从而引发可以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诉求的民事侵权争议。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医疗纠纷、医疗过错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订立、履行医疗服务合同的过程中,基于权利
1
f义务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以赔偿为主要请求的行为。医疗过错是指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导致损害事实发生,且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行为。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国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损害案件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以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选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庞大繁杂的法律,使法院正在审理裁判过程中选择适用法律不能相互统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