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家庭普及率不断提高,汽车成为犯罪分子新的作案目标,盗窃车内财物案呈递增趋势。笔者对今年江门市市蓬江区发生的此类案件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发现此类犯罪的特点、规律,并探讨今后的打防对策。
一、发案的规律特点
(一)作案时间。其中9时至10时发案8宗,12时至15时发案14宗,18时至21时发案28宗。12时至15时、18时至21时是在外就餐的高峰期,群众多数把车辆就近停放在路边,并习惯将包放在车中,作案分子多数选择该时段,趁无人看管车辆,破坏车门或者窗户,盗窃车内财物后迅速逃离。此外,23时至次日7时,路上行人稀少,对车辆的防范措施不强,犯罪分子也容易作案。
(二)作案地点。案件高发的地段有白石大道美食街附近、益华广场周边、东湖广场周边、华侨广场周边、东华一路金华大厦附近路段。民警在侦查中发现,犯罪分子多数选择饭店、酒店、宾馆、商场周边且没有专人负责看管的停车场,作案后容易逃离现场。另外,在偏僻的居民小区周边、行人稀少的街道也较容易发案。
(三)作案手段。一是用硬物砸烂车玻璃,工具包括就地取材的石头或砖头等,以及随身携带铁棍类工具,有的案犯用软物包裹铁棍,砸车窗玻璃时不会发出很大响声。今年以来该区发生的52宗该类案件中,破坏车窗玻璃盗窃的有20宗。二是用螺丝刀、铁丝等工具撬碎玻璃,甚至用暴力拉开车窗玻璃,未将车窗关严的车辆容易受到侵害。三是撬开车门锁,犯罪分子用自制的工具扭、撬车门锁,此类手段主要针对未装电子防盗的车辆。今年以来该区发生的撬车门实施盗窃的有12宗。四是采用高科技手段,车主用遥控器发出锁车信号时,案犯在附近使用信号拦截器进行干扰,使车主未能将车门锁上;或者使用解码器,对车主发出的锁车信号进行复制,进而突破防盗系统,从容打开车门实施盗窃,这种手段作案时间更加短暂,更具有隐蔽性。
(四)作案成员。2004年至2009年,蓬江区盗窃车内财物案发案58宗,从抓获嫌疑人情况来看,嫌疑人户籍地以湖南、广西、重庆、河南、江西为主。2010年以来,蓬江区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呈上升趋势,犯罪嫌疑人仍以广西籍为主。
(五)损失物品。事主大多疏于防备,下车后将手提袋或其他贵重物品留在车上,从车窗外即可窥探到,从而引起犯罪分子的留意。被盗物品包括提包和手机、相机、购物品、消费卡、银行卡、导航仪、手提电脑等携带财物,其中盗窃手提电脑的案件有6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