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指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一种需要。当个人实现自动化动作,需要获得满足,就感到愉快;违背习惯行动则感到不愉快。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的一次次自觉地练习而巩固养成,坏的学习习惯也会在无意识的机械重复中养成。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所以,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形成一个好习惯。”学习是一种智力劳动。它的成功,是智力活动的综合成果。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习惯,就是以“行为习惯”的力量(有时还包括受制约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影响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影响着学习效果。一、学习习惯要及早开始培养做许多事,都有“开头难”。就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论,也是一样,要从孩子开始学习生活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注意培养,从头开始的“培养”要比中途才进行“纠正”要容易得多,当坏习惯养成之后再想到着手培养好习惯,就更困难、更费力了,甚至难以逆转。但孩子刚开始涉及学习生活时,家长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盲目求快求高,要有耐心反复训练,从细微之处着手。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更应与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安排一致,配合老师系统进行。另外,此时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同步培养,如果孩子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那么其学习习惯要达到“良好”,实在无异于“缘
1
f木求鱼”了。二、学习习惯应在完成家庭作业中培养对家长来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最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中进行。对孩子来说,完成家庭作业,是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它是反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应是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切不可因为一般的原因而更改它,从中让孩子感到完成作业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作业的地方,应相对固定。经常变动地方,不利于孩子(特别是还处于低年级的孩子)安下心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粗心,常是低年级的孩子比较普遍的毛病,为了正面防止,要注意养成孩子少用橡皮擦更不能撕本子的习惯。这种要求的实质在于追求尽可能高的正确率,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做作业时,不能因为在家里就随随便便,做做停停,要像上课一样严格,做到“五不”:不分心,不说话,不搞东西,不吃东西,不离位。完成作业要一气呵成。完成作业后要先让孩子自己检查(写话则要朗读两遍),不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