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们要根据人口变化的趋势更加深入科学地研究人口变化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未雨绸缪、统筹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谢谢大家。 20110428104406r
巴西圣保罗周报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中国处于差不多发展水平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为什么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会处于现阶段这个水平?第二个问题,您给的数据里也反映了中国现在低生育率的状况,您是不是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让中国重新审视一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了,以避免或者来应对您刚才所提到的可能带来的人口方面的挑战? 20110428104417r
马建堂我有幸参加了巴西统计局在今年年初的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在里约市。中国确实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很快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如果说发达国家,像欧洲一些国家、日本,它们从“高、低、高”的模式转到“低、低、低”的模式是一个自然的、长时间的过程。中国转移的过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某种程度的调控性;第二个特点,时间更短。我们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高、低、高”到“低、低、低”模式的转变,而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 20110428104833r
马建堂我刚才说了,中国模式的转变有很强的调控性。中国政府从1980年开始实行认真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把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贯彻和落实。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一份致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在这个公开信里就号召大家生一个孩子。1982年又把计划生育政策列入宪法。这位朋友刚才讲为什么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如此低,是一个“低、低、低”的模式,就是缘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20110428105550r
马建堂这位女士的第二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我们国家1980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大概是12‰多一点的人口出生率,7‰左右的死亡率,5‰稍微多一点的自然人口的增长率。在这样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二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三是少儿年龄的结构在缩小,出现这样的结构。这张幻灯片非常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第一张图是非常典型的金字塔,老龄人口很少,少儿年龄很多,右下角是我们这次普查的图。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在思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