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导入】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板书】一、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成灾强度日趋严重【点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过渡】灾情的大小决定致灾因子(自然异变)的强度以及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的特性。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距离灾害发生地的远近,所感受到的灾害强度也不一样。另外,由于承受灾害的客体的差异,从而造成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板书】2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阅读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通过阅读明确以下几点: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板书】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不同的时段,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同2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思考活动】读下表,回答问题。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时段灾害事件次数经济损失亿美元保险理赔亿美元19601969年19701979年16504672996911319801988年19891998年7015383104793106953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点拨】11980~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2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板书】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1危害较为严重的大洲:亚洲和非洲思考:结合学习过的有关亚洲和非洲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其灾害严重的原因【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与两个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有一定关系。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印度洋北部是全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