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志丹县中学牛世举
在创造活动和创造力的开发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教师在创造过程中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活动的结果,无论是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还是产生新的事物,都是思维的结果。因此,开发创造力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判断性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课堂教学中可以出现齐声回答的精神状态和气氛,但对思维活动的要求很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易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再如“是什么?”它追求的目标是学生根据中出现的对象作出正确的完整的叙述性回答,这种回答基本上是教学内容的再现,因此学生都可以通过回忆、背诵而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易于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作出判断。
真正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是述理或者扩散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讲清楚道理、理由,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种问题的回答,有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有一些是教学内容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推理思维的结果。因此,有些问题学生可以仅用记忆、背诵和显现作出正确的回答。再如:“对某一问题的解法或思路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他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的正确解法,而是使学生产生和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
1
f和可能性。这种问题回答有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再现,但它所追求的却是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的独创性见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来作出回答,并显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思维的质和量主要是由教师提的述理性和扩散性问题,以及学生对此作出的回答的质和量的高低来决定的。
撰稿于20116
2
f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