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B.水在4℃时密度最大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考点:密度与温度.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将0~8℃分两个阶段分析:0~4℃,4℃~8℃,然后根据表格中温度对应的密度数值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表格中记录的是在0~8℃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没有涉及到体积,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这一结论,故A符合题意;3B、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4℃时密度为100000kgm,在0~3℃,5℃~8℃时的密度数值都小于水在4℃时密度,故可以得出水在4℃时密度最大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数值由99997~99994~99990~99985,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99997~99994~99990~99984,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难易程度适中.16(2015河北)探究水沸腾时对温度变化的特点。(1)图14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选填序号)。①冰②霜③雾④雪解析: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充分跟被测物体接触,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不能跟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接触;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因此烧杯内水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白气”是小水滴,是烧杯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雾也是液化形成的。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缩短加热时间(或减小热量损失)(2)小于(3)③17(2分)(2015泰安)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8
f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