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点。目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本人针对本校和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与本人所在中学属同一乡镇)的教师使用的共900多份课件调查表明:用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型的课件占学校的44至52;情景模拟、教学测验型的占学校的15多一点;游戏、问题解答型的占学校的8;发现学习型的仅为6。仔细分析现有的一些课件可以发现,课件并没有注意到本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创造和制作。相当一些学科的课件只注重对学科知识的阐述,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促进课程开发中的课件发展对策与研究(一)切实加强教师教育理念,强化多媒体技术培训与提高。由于教师理念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它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使教学没能脱离传统的“灌输教育”。信息技术的加入,只不过是使得这种灌输技术更加技术化、高效化。如前所述,
f很多教师之所以不愿意上多媒体课,除了效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素养不熟练,准备一堂课很吃力,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的有关知识以及全面整合的各方面知识相对缺乏。当前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制作课件。(二)进一步完善学科教学中的演示型课件教学模式。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课件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在目前阶段仍旧可以作为一种较好教学手段。这种课件重新组织提供情景创设过程,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有许多优越性。而且这种演示型课件教学模式对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选用也比较适合,并且可以应用于目前中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甚至实验课。目前演示型教学模式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我们应特别不断完善实践与探索,通过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样化。三、倡导“演示交互”型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f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活动时,应该考虑到调动学生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答案是:问题。有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有问题才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课件设计时,要充分研究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