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②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故填:
f冷却结晶;③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故填:<;④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增大,所以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B、配合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会使得溶质质量减少,所以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填:AC.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净水方法、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溶解度等知识点,但难度不大.20.(7分)(2013齐齐哈尔)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3CO22Fe;;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答一条即可);(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铁、铜;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硫酸、硫酸铜.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大多数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性质;(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决此题.解答:解:(1)电缆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热水壶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金属丝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答案为:导电性、导热性(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是2至43,钢的含碳量是003至2之间,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铁在潮湿的环境容易生锈;寻找金属的替代品、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等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答案为:3COFe2O33CO22Fe;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寻找金属的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