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古代监狱文学:从柏杨获奖说到宋琬的监狱诗
2015年06月30日0934来源:凤凰文化
读《看,那个丑陋的中国人》,得知柏杨坐监狱时写的旧体诗获美国“国际诗人联合会”的“国际桂冠”奖,获奖通知说:“作家根据真实经验的监狱文学,其中充满坚定的指控和历史研究。”过去总以为《越狱》一类作品就是“监狱文学”,原来“诗人联合会”所认定的“监狱文学”,其作者应该是真正坐过监狱的人。这是定义“监狱文学”的第一个要件。
当今作家要写监狱生活,临时到看守所或劳改场假装“犯人”待个十天二十天,去体验一下“生活”就是很敬业的了。然而他们人在号子里,并不会有犯人心态,反而会有优越感。他也不可能以犯人的心态观察犯人和看守。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分析曾经的王侯将相,一旦丧失权力,进入牢房“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曾经的王侯将相,进了监狱就失去了原有的身份,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就是犯人;坐监狱愈久,犯人身份愈强固,这种身份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心态,绝不是“体验生活者”所能获取的。其二,所写的应该是监狱生活,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即使你是犯人,在监狱里写与监狱生活不相干的作品也不能称之为“监狱文学”。我坐监狱时,有位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在狱中写了一本反映家乡革命历程的小说《悠悠资水》,他是以作家的身份写作的。监狱文学不仅对其所经历的监狱要有宏观的把握,更应有细节的描写,这样它才能进入历史。当然所谓的“细节”既是生活的细节,也包括人的思想情感的细节。其三是应该具有批判性,如“获奖通知”所说的柏杨的监狱文学“充满坚定的指控”。像我们所熟知的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可以称之为“监狱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两位作者都是监狱的在场者,伏契克还没有能够走出“在场”,他牺牲在监狱。在他们的描写中不仅有真实,也有分析批判,揭示形成作者笔下“真实”的原因。一、古代文学创作中有“监狱文学”吗?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监狱文学吗?最初我想应该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有段名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