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作业
(以下两个作业任选其一)作业一:试列出你所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表,并从课程实施的三种途径及课程内容五大领域划分等角度,分析你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特点。作业二:试描述你所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其利弊得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例大班下期表达表现区:做拼图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正在纸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带班教师准备等孩子画完,准备讲解一下如何讲已画好的图形,如何拼。可是没等老师开口,就剪了起来。孩子们急于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探出身子,但马上把手缩了回来,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孩子们剪完了,都非常高兴,连忙把老师拉来,一个个给他看,老师看得很认真,逐个表扬了他们。孩子们急不可待地问老师:“可以拼了吗?”“当然”。(其实凭直觉孩子因为剪的太碎是拼不起来的)孩子们开始认真地拼起来,老师欣赏了一会就走到别的区角去了。过了五分钟,一个女孩悄声说“怎么拼不起来”,其余孩子还在认真拼,又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终于不约而同地议论起来“拼不好了,怎么搞的,叫老师来”。老师听见叫声,走了过来,故作惊讶地问:“你们画得挺好,剪得也不错,怎么会拼不起来呢?”“我们也不知道”,“让我们坐下来,好好研究研究”。刚坐下,一位女孩跑过来请老师帮忙系小辫子,顺便朝桌上的拼图瞄了一下,问“你们在干吗”“做拼板”小姑娘又看了一眼,说“这么小啊,怎么拼啊”。姑娘继续滔滔不绝“上次我在家里和隔壁小姐姐也做过拼板的,姐姐画很大的宫殿,我们还涂颜色”我们把画全部剪成一个个的长方形,姐姐还用尺量呢,剪好一拼就拼起来了。“怎么量啊?”“把画反过来量的,我看不懂”“那你帮帮我们嘛!”“好的”。在孩子们的交谈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开口,在倾听。那女孩抽了一张纸,很快画了一个满满的“春天”,“老师,有尺吗?”老师摇摇头说“没有,想想不用尺,我们可以剪出长方形吗?”“我来,我来”一个小男孩边说边接过纸,对折一次,对折二次,对折三次,对折四次,打开,整张画就成了16个小方形的画,大家一起剪了起来,老师在旁提醒:小心,别剪坏了。很快剪好拼好,老师露出赞许的神色,孩子们高兴不已,鼓起掌来,全班孩子的目光投向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再多做几块,”“好!”孩子们重新投入工作。几分钟后,活动结束将进行交流,一个小男孩边整理边说“等一会儿我们再来做好吗?”“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