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题十四
环境保护
一、综合题1.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197619862005湿地斑块数目块225137211973湿地总面积2hm888933963919230湿地比率42991917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f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4.2014新课标Ⅰ卷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破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措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5.2015新课标Ⅰ卷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