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防碰撞算法等防碰撞算法都存在防碰撞处理平均时长,防碰撞平均速度慢的问题,尤其是许多标签同时出现时,会严重加重系统的负担。在防碰撞循环中,系统只对碰撞的位置感兴趣,并且都是先检测碰撞位,然后将检测到碰撞位为“1”的依次排除出去,直到最后没有冲突才开始传送数据。论文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标签防碰撞方法。即直接把所有碰撞位是“1”的排除出去,直接找到要读取的标签。
132算法的步骤
1)阅读器发送REQUEST命令,要求工作范围内的所有标签应答,多个标签同时发送应答信号,上传自己的序列号。
2)若无碰撞发生,则可以直接传送标签数据。
3)若有碰撞发生,检测碰撞位并采用Ma
chester编码,碰撞位用
“X”表示。每个标签根据阅读器发出的碰撞位信息检测自己发出的序列号在碰撞位,如果为“1”则直接退出碰撞过程,进入等待状态。如果检测为全为“0”,则可以传送标签数据。
4)激活等待状态下的标签,重复执行步骤3,直到只剩下一个标签,直接传送最后一个标签数据。
133算法改进前后的对比
在相等的条件下,通过对基于退避思想防碰撞算法、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和文中提出的改进后的防碰撞算法这三种算法防碰撞速度的近似计算可以发现在标签数为4时改进后的算法防碰撞速度是退避算法的4倍,是动态二进制算法在最佳情况下的2倍,是是动态二进制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3倍。
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最大特点是防碰撞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碰撞处理平均时长,防碰撞平均速度慢的问题,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标签防碰撞方法。
2结束语
防碰撞算法是当前RFID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中研究了ALOHA算法和二进制树算法,这两类算法有各自的优缺点:
1)ALOHA算法操作简便,便于实际应用,但不能很好的防冲撞,且仅适用于只读型标签。当产生冲撞的标签数目较多时,防冲撞的过程较长,信道利用率只有184,且会出现错误判决,即当一个标签在很长时间没有被正确识别,可能被误判为不在阅读范围内。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二进制树形算法的实现电路比ALOHA复杂,但算法识别率比较高,不存在错误判决的问题。信道利用率较高,可以达到43以上,可用于大规模标签识别。但是这种算法暴露的信息比较多,因此安全性比较差。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标签防碰撞方法。新算法的最大特点是防碰撞速度快,能够将工作范围内的多个标签准确地识别出来,使系统的防碰撞处理平均时长大大减少,能更好地解决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之间的数据冲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