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露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主要目的和重要现实意义,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救援计划,是针对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增强本岗位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一旦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将对公司造成较大的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重大,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工作。因此,在借鉴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集团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本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人负责,单位自救与公司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事故应急与救援方面,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就是要在一旦发生事故后,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公司生产安全,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一、氯气泄漏的可能性1、生产装置(设备)裂缝、孔洞或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2、氯气输送管道及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3、突发停电、停水等引发的泄漏;
1
f4、装置(设备)检修时可能引发泄漏;5、其他异常情况引发的泄漏二、氯气的物理常数熔点:101℃沸点:345℃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48液氯平均比热:098kjkg℃三、氯气的毒性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雾滴,刺激人体黏膜。氯气本身属于剧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mgm3)时,人吸入5~10分钟即致死;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7522mgm3)(时,吸入30~60分钟即致重伤,在极高浓度下会产生“电击样”死亡。四、对周围的影响1、对人员的影响短期影响:人体吸入氯气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2
f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