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模式推进创先争优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荥阳市树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导向,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创新载体,让创先争优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行动。三项机制,推进为民服务制度化。在全市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确保为民服务制度化。一是建立限时办结机制。对符合规定、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的事项,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拖延不刁难;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告知办事人员原因;需呈报上级审批的项目,在报批材料齐全情况下,本级办理时限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二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老干部、行风评议员和群众代表中聘请监督员,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评议。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坚决查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建立群众评议机制。对工作不认真,不能按照公开承诺事项如期办结、服务态度不好的窗口工作人员,群众可通过现场填写评议卡进行现场评议。党支部每月对群众评议进行汇总,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并将群众评议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
f依据。三化管理,推进为民服务规范化。围绕打造“优质、高效、规范”软环境的要求,推行制度化、绩效化管理,着眼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体系化”管理。整合市行政审批中心、市长热线、监察局等单位职能,进驻46个窗口单位,组建市为民服务中心,加强全市15个乡镇办和210个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市、乡镇办、村(社区)三级为民服务中心的信息资源共享、网上服务对接。在全市构建起以市为民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办为民服务中心为节点、(社村区)为民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为民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接受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办事。二是“绩效化”管理。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按照日整理、周统计、月上报、季汇总的要求,对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项目办理情况进行动态统计上报,对已经办理完毕的事项做好整理归档工作。各行业、各部门依照群众投诉、服务态度和考勤情况等多项指标对窗口服务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为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定量化”管理。为了提升考核的客观真实性,把考核权交给群众,全市购入了300套评价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