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探析
作者:高斌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9期
创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理念下,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人才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迫切需要从课程、教法、资源、师资、实践等方面来深化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厚基础”,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要突出“宽口径”,拓宽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多行业适应能力;要完善“重实践”,强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的融合,让学生胜任相应的岗位就业能力;要注重“求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综合判断能力。为此,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思维定势,要从“产学研”融合上,优化学科结构,突出资源整合,强调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专业化、创新性特色。
1以内容为基础,创新教法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缺乏前沿性,以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有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资源缺乏实用性,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为此,在核心课程教学安排上,要从授课内容、重点、计划上进行完善,要与教学大纲、社会对岗位人才的职业素能相关联,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渗透中,弃旧扬新。在教学方法上,以“教”为导,以“学”为主,侧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强调以案例导向教学法,注重对具体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应用,突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力的启发;在课堂提问与知识讲授上,要发挥多种提问方式,如参与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增进课堂师生互动。另外,在拓宽知识资源渠道上,讲究现有教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利用Web教学服务平台,将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等进行优化配置,方便学生快速、实时获取电子课件、实验指导,协同“授前、授中、授后”三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前沿学科资源的引入,以邀约知名院校名师讲座、技术研讨论坛等形式,来渗透最新技术及成果,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2夯实师资,构建高水平创新型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创新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中,强调师资整体水平、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从三方面来改进。一是组建核心课程专家团队。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从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师资组成上,要突出核心师资的占比优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