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关键词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思考“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五年新增3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新增24万公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数万亿元的巨额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推动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完成“十一五”公路发展的艰巨任务仍然需要继续推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因此认真思考、总结、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对公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回顾建国初期公路建设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干线公路的规划与修建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公路的规划和修建。1958年中央政府决定除国防公路仍由中央政府专款投资建设外将其他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权全部下放到地方中央政府基本建设中从此不再列公路建设项目而改由地方政府计划安排。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是惟一的投资主体而且中央政府把繁重的公路建设投资任务交给地方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难以拿出充足的资金发展公路。公路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运货难、乘车难运力与运输
f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把解决公路瓶颈制约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开始了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1984年国务院作出允许贷款或集资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即“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1997年颁布的《公路法》以法律形式对政府收费还贷公路、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公路及公路收费权转让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公路投融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1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做项目业主贷款修路、收费还贷。2由各级政府集资修建收费路。3利用国外政府和银行贷款修路。4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投资修建高等级公路包括股份制、BOT方式等。5出售现有收费公路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再投入新路建设滚动发展。6选择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高等级公路明晰产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在金融市场融资。公路投融资体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