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施工技术及机械化
摘要立井施工技术和机械化配套是加快立井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文章从作业方式,各设备之间的匹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按我国现有施工技术和装备情况,推荐了最佳的施工工艺和机械化配套方案。关键词立井施工施工技术机械化配套立井井筒工程是矿井建设的关键工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选用适宜的机械配套方式可使井筒施工质量和速度大幅度提高,进而可有效地缩短矿井建设总工期,降低人工费、辅助费、管理费、设备租赁费等,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对矿山整体的建设和其后的生产都有巨大的效益。在7080年代,立井施工单位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突击创月成井新纪录的方法,对全井筒平均速度的提高效果不明显。80年代末,立井混合作业法及机械化配套在我国逐步形成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立井施工速度的提高。目前,立井施工重视施工技术的开发和机械化配套,充分发挥凿井设备能力,加强劳动管理,实现正规循环,争取全井筒的持续稳定高速度施工,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立井平均施工速度在经历20年的徘徊后1965年32m月,1988年2818月)有了较大突破,1997年已达到4543月。一、立井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立井施工时,通常是掘进一段井筒,砌筑一段井壁。掘砌段高的长短,掘壁顺序的不同,演变出不同的施工方式。混合作业方式不受井筒断面、深度和地质条件的限制,不需要临时支护,掘砌可以适当地平行交叉作业,使掘砌工序在同一循环内完成。工序转换时间少,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立井筒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而且永久支护紧跟工作面,安全性好。现已被建设部批准为第一批工法。目前,采用立井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施工的井筒已占在建井筒的90以上。立井混合作业方式便于实现综合机械化配套,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成井速度。这种方式的基本循环过程是:打眼放炮后立即通风、出矸,当出矸到一个段高后,在工作面矸石上立模并浇灌混凝土。当混凝土浇筑完后,即可实施下一个段高的装矸作业,清底后再进行下一循环打眼放炮。有时,在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可以交叉进行一部分装矸工作。另外,工作面找平,脱模,立模等工序与出矸、清底与凿岩准备工作可实现部分平行交叉作业;由于压气、供水、风筒等管路实行井壁吊挂,井内管路的接长也可安排与打眼工序平行进行。混合作业法施工工艺见图1所示。二、机械化配套设备的匹配我国立井施工设备,从1974年原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