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和特点介绍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西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的统一工作,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基本完成了货币统一任务。
1948年12月1日,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随后,人民银行逐渐展开了各解放区的地方币回收工作,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了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
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五十元券,棕色,图案为水车:十元券绿色,图案为浇田;二十元券,棕色,图案为运肥。第二批发行了一百元券、五元券、一元券。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人民币的流通地区越来越大,票种越来越多,发行到1953年12月,共有12种面额、62个票种。此套人民币种类繁多,版别复杂,面额之大,最大面额为50000元,创造了人民币之最。第一套人民币一共有12种面值,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最小面值为1元,最大面值50000元。由于当时正是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前夕,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因此,这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辅币和硬币,目前这套人民币价格不菲,真品很难看到了。
第一套纸币的工艺特点
受当时国内的环境和初期的条件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思想还不够统一,图案内容比较分散,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反映北京等地名胜古迹的,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第一套人民币62种票券除1000元耕地狭版券外,其他的全部票券均由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设计,片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由董必武先生书写。
第一套人民币多为无水印钞纸印制,因此暗记和底纹成了其主要的防伪手段,暗记设计形势多样,有汉字、数字、英文字母、还有几何图形和网纹等。现发现55种票券上设计有暗记。第一套人民币的底纹可谓丰富多彩,有行名底纹、线纹底纹、图形底纹、面值底纹等。还有的票券底纹并用。第一套人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