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题区域错误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不折叠。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