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解答此题;D、根据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变红,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等知识解答此题.【解答】解:A、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故A不合理;B、金刚石、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不合理;C、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C不合理;D、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变红,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新物质能使石蕊变化,故D合理.故选D.
8.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S
M2S.甲、
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
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
fM的质量gS的质量gM2S的质量g
甲
60
25
75
乙
70
15
75
A.64B.56C.39D.2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甲、乙两同学实验数据,结合题设中“充分反应时,
所用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75g”,分析
反应2MSM2S,判断恰好完全反应时A、S用量比;利用所判断的恰好完全反应时M、S用量比,求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
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M和S的质量及生成M2S的质量:同样生成75gM2S,甲实验S的用量为25g、乙实验S的用量为15g,则可得反应生成75gM2S时需要消耗S的质量为15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判断生成75gM2S时消耗A的质量为60g.
设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
2MSM2S2x32
60g15g
则
,解得x64
故选:A.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
f9.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a中溶质质量大于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D.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c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溶液的转化以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从溶液c和溶液d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则溶液中会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溶液b中加入20g固体得到的溶液c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