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设备难题r
“买先进设备,遇到的质量问题已经让我焦头烂额。”近日,山东省海阳市信诚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军海给本刊记者讲述了让他们企业很是郁闷的一件事。r
去年3月,信诚制衣有限公司为实现产品升级,决定购置国产电脑横机设备,遂与浙江嘉升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合约,一次性购买“众合”牌电脑横机24台,价款为414万元。这批设备分三批送到企业,第一次到达的12台设备是新的,公司使用上并没有出现问题,但随后送来的两批12台机器,经公司调查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明显是使用过的旧机器,机器的标签也已被更改。r
今年3月,双方达成《补充协议》,协议约定由嘉升机械有限公司将信诚公司后购买的12台“众合”牌12针52英寸电脑横机更换成12台7针52英寸电脑横机,待该设备发到信诚公司后,公司发现更换的这批设备仍有多处问题且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遂于2009年6月22日向嘉升公司发出《电脑横机质量异议书》,后者并未给与解决,2009年7月5日信诚公司再次向嘉升公司发出《电脑横机质量再次异议书》,但至今未予解决,信诚公司无奈诉到法院,等待法院给予一个公平的处理方式。r
“新购置的24台问题设备给公司的生产造成很大的麻烦,多亏公司还有之前从日本引进的20台设备,否则公司将面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杜军海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由于受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以做外单毛纺织业务为主的信诚公司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引进较为先进的设备进行升级,对处在关键时期的该企业转型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他没有想到,走向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如此大的一个伤害。r
企业背后的故事r
2001年建厂的信诚制衣有限公司,1万元起家,开始主要为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几个企业做毛纺织产品贴牌生产。r
“由于海阳市劳动力十分廉价,最初几年我们的利润空间很大。一件毛衫大概有10多元的利润空间。”杜军海告诉记者,2005年,是信诚制衣有限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公司毛衫年产量为100万件。r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海阳市的毛纺织企业不断的崛起,只是一个县级市的海阳市在短短的几年内毛纺织企业发展到400多家,海阳市也因此被赋予了“中国毛衫名城”的称号,毛纺织行业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r
企业的巨增一方面是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r
“毛纺织行业说白了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成本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获利的多少。”杜俊海向记者介绍说,2005年以前,雇佣一个劳动力每月工资只要700800元左右,但是2005年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