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要点一、结构图设计检查要点(一)、目的确保结构设计安全、经济、合理对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二)、职责主体工程管理部(三)、检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1993年局部修订GBJ10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及1999年局部修订条文JGJ39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四)、审查要点1、总则(1)、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单位工程最终沉降量计算值是否满足有关规定。(2)、检查工程设计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3)、检查地震设防是否明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基本烈度、设防烈度、近震与远震、场地土类型、结构抗震等级。(4)、施工中可操作性如何,有无设计上的功能隐患,设计是否经济。2、地基、基础及地下室(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在需做地基处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特点,参考周边同类建筑的地基处理模式,参考专家意见选择经济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案,对于软土地基需作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及提出变形控制措施、建议。(2)、桩基选型:①、可根据详勘报告并结合各类桩基的工程特性、经济性,确定可选用的桩基类型,提出意见;②、组织技术讨论会或研讨会,对各类可以使用的桩基类型进行技术交流,充分吸收专家和其他技术单位的意见(公司各有关部门均可参加);③、根据建筑物四周环境条件、建筑物层高、基坑支护等条件综合考虑,最终审核桩基形式;④、桩基的承载力取值是否合理,对预制桩可通过提前试桩来确定,对人工挖孔桩、冲砖孔桩可通过现场施工取样和地质报告相互对应来确定,持力层的确定应经济合理,施工参数的取值应合理,且施工时可操作性强。(3)、地下室部分。①、地下室的留洞。Ⅰ、管道穿越地下室的外墙必须预留防水套管;Ⅱ、管道穿越地下室的顶板,如位置在室外时必须预留防水套管;Ⅲ、地下室防排烟洞口、柴油发电机排烟洞口应特别注意,这些洞口较大且在结构图上容易遗漏。Ⅳ、地下室的留洞在施工前,各专业应汇总校对,检查是否有会签,以防遗漏;
fⅤ、干管穿越地下室梁的留洞在水平方向应考虑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