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
作者:马艳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4期
【摘要】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科学乃至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武器和研究指南。我们必须厘清唯物史观的发展状况、精神实质,不断研究和挖掘唯物史观在当代的丰富的时代价值,以便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本真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理有力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唯物史观;精神实质;人民群众;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阶段
唯物史观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某种程度上的核心地位。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探索经历了起始阶段、探索阶段、完成阶段,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完善的、科学的唯物史观原理。
(一)《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初步形成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1844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将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在文章中马克思借用“市民社会”概念鲜明地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政治国家和其他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顺着这个思路马克思引入了唯物史观。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了生产分配原理,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同时期的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揭露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
(二)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史观的创立
《提纲》对费尔巴哈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作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石,《提纲》正确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同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从论述人类历史的前提和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并对唯物史观做了概括性的论述。1844年马克思发表的《神圣家族》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批判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