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幼稚,就没有跟她们说过太多的话,对班里同学也如此。不过这次闹矛盾之后我情绪很不好,觉得自己很孤独,都大二了还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一般能交流感情的就很少,这几天为这个事烦心,失眠,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就连上自习也觉得不自在总分心。看到别的同学认真学习的时候,或是三三两两逛街、一块吃饭我都很羡慕,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学会改变,要到社会上还这样子就惨了,所以前来找老师望指导一下。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相貌中等,衣着整洁,自知力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认识,逻辑思维正常,但叙述过程中低着头,偶尔和我对视,身体前倾,感觉很拘谨,双手不停地弄衣角。语言清晰有条理,迫切希望有所改变,有较强的求助欲。三、评估与诊断(一)根据收集的资料,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人际关系不良而感到痛苦。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感觉被室友及班里同学孤立,看到别的同学三三两两在一起感到羡慕,最近出现失眠,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无发安心学习,在自习室学习会觉得有人议论自己。3相关资料(1)求助者性格有点内向,不爱多说话;(2)自小父母对其要求严格,和父母沟通较少;(3)入学晚,小学阶段成绩名列前茅,人际沟通良好;(4)升入初中后竞争激烈,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人际关系一般;(5)到高中只顾学基本不怎么和同学们来往,有必要时也会说话
3
f或一起做事。(6)在大学,由于自己有一些不良的认知模式,也没有刻意增强自己的交往技能,人际交往一般到人际关系不良。4资料的可靠性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助欲望强烈,态度诚实。5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症状的表层是由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的痛苦体验、注意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失眠等问题。其背后的实质是求助者一贯的不良认知:过分概括化,认为自己性格不好,就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对自己片面的自我否定;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总觉得别人在讨论自己的年龄问题;主观推断,认为自己交往能力差,性格不开朗他人就会疏远自己等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不良情绪体验和行为后果。6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社会学方面:求助者在前几天在宿舍里因小事和室友闹矛盾,之后的几天情绪都不好,产生挫败感、孤独感、被排斥感,并且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也下降。在出现负性情绪时,其周围的社会系统没有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未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