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气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的炭黑;燃烧火焰三层:焰心、内焰、外焰。
火柴梗在火
2取一根火柴梗,焰最外层的
迅速平放在火焰
部位先变黑,
中约1s2s后取出第二层次之,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
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
里层几乎未
石蜡蒸气,温度最低

变化


程中3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罩一个冷而
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水珠生成
4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或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f蘸有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
熄灭蜡烛,观察有一缕白烟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
现象
从烛芯飘出
熄用燃着的火柴点
燃白烟,再观察

火焰顺着白
后现象
烟将蜡烛重白烟是石蜡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
新点燃
课堂讨论1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表达式的意义: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了二氧化碳和水。
2
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发光,放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干
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复燃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8)表达与交流。
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f变化前、变化过程中、变化后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不足之处分组实验时有个别学生不服从小组长安排,体现不出小组的团队意识。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对人体吸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