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是指由物理或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热力、激光、电流、放射线及强酸、强碱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种损伤。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热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化学烧伤(二)发病机制:(三)临床分期:急性体液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包括创面修复和功能修复)(四)面积和深度判断1烧伤面积的判断:新九分法,手掌法
成人头颈部体表面积为91个九;双上肢为182个九;躯干含会阴1为27(胸腹前侧13,背部13)3个九;双下肢含臀部为465个九1;共为11′91100
儿童头颈部体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含臀部为46(12年龄)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2烧伤深度的判断三度四分法
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d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度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疱,又称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仅伤及表皮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因渗出较多,水疱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
深Ⅱ度:伤及真皮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质的表层组织稍厚,水疱较小或较扁等,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愈后留有瘢痕(注意:从深Ⅱ度开始留瘢痕!),但基本保存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皮肤功能。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甚缓慢,需待焦痂脱落,肉芽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成畸形。
(五)烧伤严重程度估计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f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护理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护理评估
健康史、身体状况(局部变化、全身反应、特殊类型烧伤的特点、吸入性损伤)、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