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实现370亿元,财政收入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42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元。
6
f2003年,绵阳全市实现GDP3966亿元,财政收入3087亿元,综合实力由改革开放初的四川第7位升到第2位。
绵阳创造了西部中等城市加速迈向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新鲜经验,闯出了一条“三结合”(国际惯例+国内经验+绵阳实际)、“四突破”(突破难点转换机制、付出代价调整结构、打破界限重组资产、全面实施社会保障)的改革之路。
经济总量在西部12省(区、市)城市中,居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和兰州之后,名列第6位。绵阳成为四川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6、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1元,比上年增加493元,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22元,增长6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79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长96;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2456元,增长147。
7、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亿元,增长14。其中:批零贸易业139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的772,增长115;餐饮业3802亿元,增长265。
7
f8、旅游业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507亿元,增长2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436亿元,增长266。接待国内旅游者7559万人次,增长72。
9、交通概况
绵阳交通设施完善,是川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261公里的城市道路和宝成铁路、成(都)绵(阳)高速、绵(阳)广(元)高速、绵(阳)重(庆)高等级公路以及5条通往县(市)的高等级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建成通航的绵阳南郊机场是目前距离九寨沟最近的民用机场,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武汉、重庆、西安、贵阳等主要城市的航班。
10、基础设施概述
绵阳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通讯网络发达,水电气供应充足,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优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48。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1、绵阳科技城
绵阳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发展重点,是国家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科技城。200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
8
f绵阳科技城建设全面展开。绵阳科技城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科技城。建市以来,绵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地来绵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