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091319,2091320
英文课程名:Physicshistory
总学时:3033学时
学
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物理学教育,应用物理学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现代物理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学科,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辨证发展规律及其科学方法论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渗透的综合学科,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概括和探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基本规律,不仅与探索物理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物理学相联系,而且也与探索人类社会的生产、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的社会科学相联系。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几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观念,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
作为人类对物理世界客观规律认识的结果,物理学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它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都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但是,大多数物理教科书的内容都是经过系统、加工了的完美的理论体系,而人类对物理学认识的历史过程和曲折经历则擦拭殆尽;这不利于对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了解物理学的进展,了解许多重大发现中物理学家的探索历程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绪论和十一章。绪论1物理学史的分期2物理学的研究方法3物理学基本观念的变更4学习物理学史的目的
1课时
1
f5学习方法
第一章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
3课时
第一节:物质本原思想
一元素与原子的观点
1阴阳学说,2五行思想,3原子的观点
二元气说
第二节物理学知识的积累
一力学
1物理计量
①时间计量,②度量衡
2时间、空间和运动
①时间与空间,②运动与静止,③运动的相对性
3.对力的认识
(1)力的概念,(2)外力与内力,(3)杠杆原理,(4)重心与平衡
(5)浮力,(6)弹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