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更是值得探讨,现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明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对学生进行“自觉排好路队”、“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眼保健操”等教育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可结合讲“邱少云”的故事;对学生排路队的教育时,可结合一些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的具体事例进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
f性和必要性。二、导行解决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后,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该怎样做”的事情了。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行动指导,如:读写姿势要做到一,“一寸”、“一尺”和“一拳”;路队、集会要做到三个字“静、齐、快”;课堂上专心听讲,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又如: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呢?削一个苹果给妈妈吃是孝敬,妈妈生日送她礼物是孝敬,其实,上学不要父母接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梳头,这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父母也是孝敬。这样的指导,给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三、训练“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充分利用展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时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小品、相声,利用教材编成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四、督促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