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贷款难成因及对策建议
我市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总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总数已达4000万左右,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问题。
一、小微企业贷款难表现(一)贷款满足率低。在现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下,银
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据对我市辖内2832家小微企业调查问卷反映,84的小微企业想通过银行融资;同时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满足率低于46。(二)贷款受理银行相对较少,贷款条件苛刻。尽管各家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开发设计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但可操作性不强,贷款金额较小,要求借款人提供财务报表和财产抵押。我市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开办微型企业贷款业务,4家银行机融机构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在500万以下。(三)贷款成本较高。目前,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般要上浮30左右,多数还会隐性收取一定额度的财务顾问费、资信费等,小额贷公司利息没有上线,推高了小微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财务负担。二、小微企业贷款难成因
1
f(一)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无法达到贷款要求1、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小、资
产负债率高、产业层次低等特点,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底子薄、自有资本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现金流不足,达不到金融机构授信标准。此外,部分小微企业属于“两高一剩”产业,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贷款申请根本不会被受理。
2、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较差。小微企业大多由个人或家族创建,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基本采用实收实付,缺乏正常连续的财务报表。少数小微企业还存在弄虚作假、建立编造多套财务账本情况,导致银行无法判断其真实财务状况。不少企业或企业主还曾出现过贷款逾期、恶意欠贷等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了整体资信水平。贷款取得后,部分小微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对小微企业心存芥蒂。
3、抵押物不足,缺乏有效抵押品。抵押担保是小微企业取得贷款的最主要形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部分小微企业甚至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厂房都是租用的r